首页 > 房产 >

“宇宙第一房企”碧桂园的中期业绩 不容乐观 股债“双杀”

  “宇宙第一房企”碧桂园的中期业绩,不容乐观。

  继2022年亏损60.52亿之后,碧桂园2023年的中期业绩可能继续亏损。

  7月31日,碧桂园发布公告称,预计2023年上半年公司可能录得净亏损。对于亏损的原因,碧桂园称,该预测是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、结转毛利率下降、物业项目减值增加,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计净汇兑损失所致。

  对于亏损的范围,碧桂园,

  只字未提。

  据悉,这是自2007年碧桂园上市以来,首份亏损的中报。而2022年也是碧桂园首次年报亏损。

  对于碧桂园当下的业绩表现,意料之内,情理之中。

  万科的掌舵人郁亮曾经说过,“经营公司犹如跑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关键不在短时间冲刺,长跑切记步子乱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

  所以,从2016年开始,郁亮就一直强调,抓现金、抓回款。

  并且提出了“白银时代”,还遭到了孙宏斌的怒怼。

  互联网的记忆最终证明了郁亮的前瞻,周期之下,每一个放纵加杠杆的地产企业,最终都遭到了反噬。而“宇宙第一房企”自然也不能幸免。

  碧桂园的财报显示,其中期业绩从2006年的5.38亿一路飙涨至2021年的149.96亿,2022年则出现拐点,业绩大幅下降至6.12亿。

  地产行业“规模为王”的时代正在过去,万亿规模的碧桂园也在抛弃“规模”思维。

  股债双杀

  2021年末,碧桂园总裁莫斌强调:“要用归零的思维,检讨组织还有没有进一步提升效率的机会。例如在制度层面,要做系统性优化,有效的保留,无效的清理掉。”

  他还称,所有人必须进入到“战斗状态”。

  一年半过去了,就当其他地产企业开始爬出谷底时,“宇宙第一房企”碧桂园似乎麻烦才刚刚开始。

  进入七月中下旬之后,碧桂园的股债价格波动开始加剧。据悉,7月19日,碧桂园多只债券价格连续跳水,甚至腰斩。

  相关数据显示,碧桂园境内债“20碧地03”四个交易日从84元跌至到39元;“21碧地03”五个交易日从88元跌至44元;“20碧地04”六个交易日从80元附近跌至33元附近。

  而股价方面,在经历7月24日大跌之后,便随板块一路反弹,其债券也一并跟随反弹。

  对于这一轮的股债双杀,碧桂园也是相当的紧张,对于不实消息,一周内数次澄清。

  其中包括:

  杨国强、杨惠妍均在国内,都在总部办公;

  毕马威对碧桂园资产以及负债尽职调查,此消息不属实;

  紧张的背后,是企业的“脆弱”的一面。业绩由盈转亏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。业绩预告发布后,“20碧地04”跌超24%、“20碧地03”跌超20%、“21碧地01”、“21碧地02”、“21碧地03”、“21碧地04”均跌20%左右。

  其股价也出现了大幅跳水,最终跌幅达到了6.51%。

  对于业绩的预亏,碧桂园在公告中写到:面对当下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不可预测性,公司在坚决履行保交付、保民生职责的前提下,为了确保现金流安全,将积极考虑采取各种对策,包括但不限于压降各项经营支出、加快回款安排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、管理及优化债务偿还安排等,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。

  实际上,在今年三月末发布2022年财报时,碧桂园就像外界传递过财务稳健的信号,包括,碧桂园总借贷余额下降至2713.1亿元,同比下降14.7%;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9.4%,低于70%的红线。

  从当下,碧桂园的现状来看,其情况或许不容乐观。

  百亿捐赠

  面对碧桂园当下的“困局”,其相关人士在回复媒体时表示:“面对当下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不可预测性,公司在利润方面做出一定的牺牲,现金流也遭到一定挑战,但公司始终坚决履行保交付的责任底线:2022年交付房屋数量总和接近70万套,公司预计今年还要交付70万套房屋,上半年已顺利完成27.8万套的交付任务,交付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。”

  摆数据的背后,是继续释放稳健的信号。

  除了交付的稳定,给予外界的信心,还有巨额的捐赠,给外界带来的“安全感”。

  7月30日,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股东、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向国强公益基金会(香港)有限公司捐赠6.75亿股作慈善公益用途。

  按照碧桂园当日的收盘价计算,这笔捐赠的价值为:

  64亿港元。

  根据资料显示,此次捐赠的6.75亿股,约占碧桂园服务总股本的:

  20%。

  根据统计显示,自1997年杨国强、杨惠妍第一笔大额捐赠开始,26年间,杨国强父女累计捐款超过了105亿。

  其中2022年,杨国强、杨惠妍一笔捐款就达到了5.7亿。

  此次捐赠完成之后,杨惠妍持有碧桂园服务的股份约为16.12%,但捐赠不影响其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。

  对于此次捐赠,碧桂园服务称,杨惠妍此次捐赠旨在使非营利性公益基金会获得可持续分红的机会,从而获得造血功能。

  侃见财经认为,碧桂园业绩的续亏,的确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。7月24日,摩根士丹利将碧桂园的评级下调至减持,并将其目标价由2.3港元下调至0.9港元。而花旗银行也将碧桂园的目标价从2.5港元下调至1.6港元,但维持“中性评级”。所以,当下碧桂园的确处于较尴尬的时间节点,同样也经不起折腾。

  综合而言,对于碧桂园而言,坚持是唯一的途径,其要在稳交付的基础上,尽力保证利润,或许要不了多久,行业的冬天就将过去。

上一篇:青年失业率创新高...
下一篇:“公摊面积”究竟能否取消?合肥的探索能否再次为此事探路?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百姓娱乐网无关。百姓娱乐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【百姓娱乐网版权与声明】

1、凡本网注明“独家稿件”的所有稿件和图片,其版权均属百姓娱乐网所有,转载时请注明“稿件来源:“百姓娱乐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。

2、凡没有注明“独家稿件”及其它转载的作品,均来源于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与本网立场无关,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,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。